把母亲的乡村小卖部,开上云端

发布时间:2023-5-14 18:38:45   点击数:
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6/5792159.html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有这样温馨的一幕,安杰买了几盒桃酥,依次分给她的孩子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桃酥,先吃完的看着没吃完的。

其实这样的场景,我感同身受,记得小时候,开拖拉机的爸爸偶尔去县城,他的午饭是舍不得吃的,总是不听话的带回来。那时候我还小,吃起来就不会停下,母亲担心我脾胃不好,就用家里的小柳筐把剩余的部分吊起来,放在房梁上。

每当我饿的时候,就会拿着唯一的玩具小板凳,自己爬到炕上,用小手指不停地指着,咿呀地说着:小麻花、小麻花。

也许,不再记得那时候麻花的味道,但每当母亲说起,依然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60岁的老母亲,虽是满头白发,依然孜孜不倦的忙乎着她的小卖部。

这个小卖部,是母亲在我上大学时置办起来的。那时候,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每年只是靠着种地获取微博的收入,维持着一家五口的开销。

那时候的小卖部,其实就是母亲临时修理的一个小柜子,上边摆放着日用家常,比如蜡烛、火柴、盐、味精之类,商品样数不过十来种。

也不知道那时候能赚几分钱,只是知道,自己家吃的盐、用的蜡烛、火柴不用经常断供了。

直到今天,母亲依然经营着他的小卖部,品类已上百种,我知道,他就像母亲的孩子一样,一点点长大,承载着他老人家的岁月和夕阳。

90年代的卖货郎,让乡村经济悄悄开了一扇窗

年幼的妹妹,拽着卖货郎的自行车,使出吃奶的劲,不停地回头哭喊着,快来呀,一会就走没影了。

小我两岁的妹妹,自幼喜欢各种好吃的。无论家里的还是外头的,在她印象中,好吃的都可以用母鸡下的蛋来交换。

其实卖货郎的保温箱里,只不过是五分钱一根的冰棍。

那时候我7岁,妹妹还没有上学,每天都会雷打不动的蹲在家门口的小木墩上,等着我从村西头蹦蹦跳跳跑回家。后来才知道,妹妹也在等卖货郎经过。

家里一个鸡蛋可以换两根冰棍,每年夏天也是我们最勤快的时候,忙着盯梢,仅有的两只老母鸡只要离开窝棚,开始咯哒咯哒叫不停,我们就一窝蜂的跑过去拿回热乎乎的鸡蛋,争抢着送到母亲手里,就等着母亲说:等来卖冰棍的给你们换冰棍吃。

90时候的乡村经济依然悄悄的开了一扇窗,卖货郎让我们知道吃了粮食之外,还有很多口味的美味悄然在路上。

00年代的乡村集市,温饱家庭的保温箱

要致富先修路,这个理念一直推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从县城到乡镇开始有了柏油路,每周四的上午都是乡里的集市,全乡十几个村的村民,有的甚至走上7、8公里小路,买上家庭生活所需物件。每每这个时候,是家里小孩最期盼的日子,都会嚷嚷着要和大人去赶集,即使走上三五里路,也从不喊累。

爷爷是小学退休老师,每个月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去赶集。

每次都会重复说,买斤肉,您奶奶要吃饺子,再给她买几根麻花。其实爷爷也爱吃肉,只是他从来不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物质资料向农村流入,集市越来越大,从日常家用米面粮油,到衣服鞋帽应有尽有。集市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保温箱,想改善伙食,就去那买点自己不能做的,或者置办点新鲜食材,尤其要过年的时候,全家齐刷刷,集体上阵,大包小扛能置办回一小马车。

集市是乡镇物流集散地,一些农民也会拿着自产的大公鸡、大鹅蛋、红小豆等卖给那些来摆摊的城里人。

集市,不仅让农民的餐桌丰盛了,而且让一些人的钱包鼓起来了,让农村经济有了新的起色。

10年的乡村小卖部,村民的能量补给站

漫步乡村小道,感叹时代太快。

转眼,乡镇的集市已少有人问津,家家有了小汽车,隔三岔五的往城里跑,后备箱依然是孩子们的期盼。

乡村的夜晚,月亮慢慢跌入烟囱,乡村在麦浪间若隐若现,隐隐约约听见孩子们试着新衣服的喜悦与腼腆。

村里的小卖部,成为大家日常休闲娱乐的补给站,每当劳作一天回到家里,不想做饭,就去村里小卖部买上几块牛舌果子,几包方便面,再加几个卤鸡蛋,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赶上下雪天,准备点冻豆腐,村里小卖部拿上一包火锅底料、各种口味的蘸料、以及鱼丸、肉丸等,一顿丰盛的火锅便热气腾腾出炉。一家人围着圆桌,即使外面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也难以阻挡吃火锅的热情。

互联网智能时代,小卖部行走在云端

如今,互联网经济,万物互联的时代,有手机就可以实现在家逛超市,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动动小手指,实现轻松支付。

母亲的小卖部成为优选团长站,我很荣幸教会了母亲,作为团长的日常操作,她也很用心的经营者承载梦想的小团部。

虽然大多数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仅有的几位年轻人成了大家请教的对象,这个腌菜的玻璃罐怎么卖?那个蛋糕怎么卖?

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逢年过节,外出的子女也会通过某团优选,给在老家留守的父母送上一份孝心。

有的时候看着老人从母亲的团长站,领走大包小包,脸上挂满了幸福。虽然口里不停的埋怨孩子乱花钱,但眼里早已溢出幸福的泪光。

愿每一个在外的游子,常回家看看,看看我们的父母,自己在外看世界的同时,教会他们用智能手机,不要与这个时代脱离。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不友好的时代,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乡村正在高速发展,而你我正在相互远离。




转载请注明:http://www.ribaozhoukan.com/rbzk/14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