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买系列扒皮网红ldquo日本

发布时间:2021-8-22 14:01:01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医院喜迎国庆 http://m.39.net/pf/a_5739699.html

前情提要

上次介绍了被代购吹爆了的药膏其实各个都是必须要遵医嘱才能用的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不知道有没有拦住一些险些被蒙骗的小伙伴们。

而今天想要聊一聊的是关于这两年在处方药代购圈占据半壁江山的糖尿病治疗药,其中普遍存在夸大功效、不是宣传、甚至是假药的问题,所以开宗明义还是想要强调:切莫迷信所谓日本神药,谨遵医嘱,坚持规范化治疗才是正道!

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专题——千万不要买系列之“糖尿病神药篇”

ZAFATEK

如果说处方药代购圈的网红,我想ZAFATEK肯定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位。

至今在小红书上随便一搜,依然能够看到治愈糖尿病,可以停药,可以停胰岛素等等的描述。

当然这些都是假的!!!

ZAFATECK的通用名是曲格列汀琥珀酸盐,属于DPP-4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DPP-4酶对肠促胰素的分解,延长肠促胰素的作用时间,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发挥降低血糖的效果。

这里要注意的是ZAFATEK只是众多国内外已经上市的DPP-4抑制剂中的一种。而国内目前已上市的DPP-4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共计5种,均已列入乙类医保范围。

从作用机制上来说ZAFATEK和其他同类药物没有区别,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在体内分解速度较慢,因此每周仅需服用一次。

但是和包括DPP-4抑制剂在内的所有的糖尿病药物一样,ZAFATEK仅能控制血糖,并不能达到治愈糖尿病的效果。

而且无论是日本还是国内的糖尿病指南中都有明确的药物选择指南,日本更是根据2型糖尿病的病态类型和药物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可以看到DPP-4抑制剂从来都不是糖尿病治疗的唯一选择。

实际上在日本ZAFATEK并没有受到过多的追捧,除了本身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未必适用DPP-4以外,每周一次的服药方式虽然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漏服和过量服用的风险,另外从医疗经济学角度而言,价格更为昂贵的ZAFATEK并不是大多数医师的首选。

另外在使用ZAFATEK的同时服用磺酰脲或胰岛素制剂,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考虑降低剂量,显然如何降低剂量和进行药物的搭配都是需要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的。

而这样谨慎细致的注意事项在代购的嘴里就变成了可以停其他药,可以停胰岛素等等夸大疗效的说法。一旦真的自行停药或者改变治疗方案则很有可能导致血糖出现波动,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顺便一提,ZAFATEKmg在日本的正常售价是日元/粒,约60人民币,而代购的价格每粒至少是元,一盒的利润超过0元,难怪那么多代购会不遗余力的大肆宣传了。

虽然没有代购吹嘘的那么神乎其神,但是ZAFATEK确实是近年来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具有突破性的一种新药,而下面这一个所谓的新款神药就真的要滑天下之大稽了。

アクトス

这个所谓的新款药物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响亮大名——吡格列酮(国内商品名:艾可拓)早在年12月就开始在日本销售,之后4年在中国上市,现在国产的仿制药都已经一搜一大把,是在不知道这个新款的称号是从何而来。

而且吡格列酮并不是DPP4抑制剂,而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和ZAFATEK无论从治疗对象和作用机制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两者的区别只是服用方式,疗效相同等等说辞根本没有任何依据。

而国内指南中的用药选择中也可以看到,吡格列酮和DPP4-抑制剂同样属于二线用药,通常在一线用药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时才会选择,并不是糖尿病初期治疗的首选药。

当然对于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来说,吡格列酮这一类的胰岛素增敏剂确实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但是考虑到本身存在一些副作用相关的争议,以及治疗对象需要严格选择这两方面的因素,吡格列酮毫无疑问是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的治疗药物。

而目如前文所述,代购所销售的アクトス其实就是武田在国内已上市的艾可拓,正常价格应该在一盒50元以下,并且是医保药品,而该药代购的价格至少在一盒元人民币以上。

所以切勿盲目迷信代购所谓的新款强效糖尿病药的宣传,免得折了健康又赔了钱包。

如果说吡格列酮至少还是一个有效的治疗药物的话,下一个要说的BC因子就是彻头彻尾的假药了!

BC因子

这个所谓的BC因子糖尿病突破性新产品真的槽点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比较好。

光是口服干细胞这个噱头就已经是典型智商税的象征了,而且实际上只要把这个药盒翻到反面就会发现其实主要成分就是各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压根和干细胞没有一点关联,而且主成分的五层龙木提取物,这个中二气息十足的植物号称是斯里兰卡的传统草药(???)

说到底就是没有经过任何政府部门的审批,也没有任何的临床验证数据的保健品啊(实际上可能连保健品都谈不上...)

其实把无证小糖丸当做药品来卖已经是上个世纪被权健之流玩烂了的老梗了,都已经年了还有人在搞这套噱头,不细查一下幕后背景,实在是意难平啊。

在法人信息网站上可以查到这个产品的生产商武藏制药株式会社其实是年8月才成立的,而更搞笑的是原来的注册名称居然是武田制药株式会社,估计是后来还是担心傍大牌太容易被揭穿,才改了现在的名字吧。

然后再继续用这个地址搜索,会发现这家公司的办公地址其实是一个虚拟办公地址啊,也就是只需要一个月花几百块就可以用这个地址做法人登记的地方。

而更搞笑的是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ribaozhoukan.com/rblm/12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